引言: 晨光微露,窗帘自动开启,咖啡机同步启动;农田中,传感器无声掌控全局,精准调度灌溉系统;工厂里,机器通过振动数据预判故障……这些科幻场景正借物联网(IoT)技术加速融入现实。GSMAi 数据显示,企业市场现有 107 亿个物联网连接,这一趋势有望持续,到 2030 年,企业连接将增至两倍以上,达到 385 亿。 物联网远不止是设备接入网络这么简单,而是一个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万物智能互联的生态系统。物联网,简单来说,就像是给物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配备了 “联络员”。这些 “联络员” 就是传感器、射频识别、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类信息传感设备。它们依照特定协议,把现实里的各种东西,小到一颗螺丝钉,大到一座桥梁,都和互联网这个超级 “大集市” 连接起来。如此一来,就能够像在网上轻松查找商品信息一样,对物体实现智能化的识别,知道它们在哪里,跟踪它们的动向,监控它们的状态,并且进行统一管理,最终构建出一个 “物物相连的互联网” ,让所有物体都能相互 “交流”、协同工作 。 我们已初步认识物联网,可你是否好奇,当我们靠近家门,小米智能家居是如何依托物联网开启一场信息交互盛宴的呢? 当你走近家门,小米智能门锁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迅速感知人体靠近,并快速识别面部或指纹信息,完成解锁。这一简单动作背后,是复杂的信息交互。解锁瞬间,“主人到家” 的信号通过家中 Wi-Fi,飞速传至米家智能中枢系统。这个中枢系统是智能家居生态的核心,如同大脑,接收各设备信息,并按用户预设指令和场景模式进行分析处理。 收到门锁信号后,中枢系统立即行动。它向智能灯光发送开启指令,智能灯泡或开关内的芯片接令后,迅速点亮灯光,还能依你喜好调节色温,营造温馨氛围。不仅如此,若家中有智能音箱,中枢系统也会让它播放你喜欢的舒缓音乐。 据腾讯网报道,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,连接设备数已达6.55亿台。同时小米IoT是目前覆盖品类最全的生态系统,拥有200+大类智能家电,实现覆盖95%以上的生活场景。智能家居间的默契配合,得益于物联网技术搭建的 “沟通桥梁”。物联网的感知层,像智能门锁、温湿度传感器,负责收集各类信息;网络层保障信息在设备间高速稳定传输;应用层则依据用户需求与收集的数据做出决策,实现智能设备的联动控制,为用户带来便捷、舒适且个性化的家居体验。 物联网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,正深度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从生命健康的医疗领域,再到广袤无垠的农业天地,都因物联网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。 智慧医疗:科技赋能,为生命保驾护航 在医疗领域,物联网正扮演着生命守护者的重要角色,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精准、高效、便捷。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“电子皮肤”贴片,更是医疗物联网领域的一项创新突破。这种贴片能够像真正的皮肤一样贴合在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上,连续14天不间断地监测血糖变化,并将数据直接同步至医生工作站。医生可以根据这些实时、精准的数据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,让患者的生活更加安心、便捷。 来源: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智慧农业:数据驱动,开启现代农业新篇章 在广袤的田野和牧场,物联网正化身为一位智慧的数字农夫,运用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智慧牧场利用物联网技术,通过传感器、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,实现对牲畜及牧场环境的实时监测、数据采集与分析,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改善生态环境。而牛耳标与牛项圈作为智慧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监测、管理和优化牛群生产的重要任务。该技术可以实时定位与追踪、健康监测、饲养管理,大大减轻牧民的工作量。 来源:爱农云联 物联网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,正重塑各行业格局,影响生活生产方式。但发展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,亟待解决。 核心挑战 安全危机:根据Forescout的《2024年最危险的联网设备》报告,与上一年相比,含有漏洞的物联网(IoT)设备激增了136%。此报告分析了近1900万台设备的数据,发现存在漏洞的物联网设备比例从2023年的14%上升到2024年的33%,无线接入点、路由器、打印机、网络电话(VoIP)和 IP 摄像机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物联网设备类型。 数据洪流: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,按照国际数据公司(IDC)的估计,到2025年将有超过410亿个设备连接到互联网。每个设备生成的数据多则TB级,少则GB级,数据量累积之后呈指数级增长。因此,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逐渐无法满足需求,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方案。 创新展望 数字孪生:根据澎湃新闻报道,上海临港新城构建 1:1 虚拟城市,通过物联网(IoT)和人工智能技术,实时采集人流、车流、交通流量等动态数据,并与城市运行数据融合,形成多维度决策支持系统。管理者借此了解城市状况,预判问题并解决,实现精细化管理,为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。 脑机接口融合:Neuralink(一家脑机接口公司) 设备能将脑电信号无线传至物联网终端。未来残障人士可通过脑机接口用意念控制设备,如瘫痪患者控制轮椅,失语患者转化想法为语音,推动多领域发展。 来源:上海市经信委 物联网,正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地渗透进生活各处,深刻改变着学习、工作与日常。智能家居让生活便捷,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,医疗可穿戴设备助力健康监测。未来,科技的创新会让物联网带来更多惊喜。农业借助物联网精准耕种,交通依靠车联网缓解拥堵。让我们积极学习,探索物联网的可能。也许不久后,就能创造神奇的应用,让世界因它更美好 。 -END- 文字丨赵芊羽 编辑 | 梁钰霞 责编丨黄尧 审核|倪伟 【声明】本文来源于重理工AI4C智能计算科普号。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联系小编电话:010-80418365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